初醒文学

点击次数:

在诗性智慧中激流涌进

2012年06月05日

获奖评语:作者文笔清新流畅,字里行间是智慧和理性的思考。

在诗性智慧中激流涌进:

--解析自我的感官功能之审美体验

曹思(文学院08级广告学)

There is a legend about a bird which sings just once in his life

传说有一只荆棘鸟一生只歌唱一次。

More sweetly than any other creature on the face of the earth

他的歌声委婉动听,万物之中无可比拟。

From the moment it leaves the nest it searches for a thorn tree, and does not rest until it has found one

自离巢的那一刻,他就在寻找着,不眠不休,只为寻找那颗属于他的荆棘树。

Then, singing among the savage branches, it impales itself upon the longest, sharpest spine.

荆棘树上,他在旁逸横出的荆棘中放声歌唱,至长至锐的尖刺穿透了他的身躯。

And, dying, it rises above its own agony to outcarol the lark and the nightingale 生命将尽,他超脱了痛苦,尽情欢唱,那甜美的歌声连云雀夜莺都难以企及。

One superlative song, existence the price.

歌声至美,却是以身殉曲。

But the whole world stills to listen, and God in his Heaven smiles

然而万物都在聆听这美妙的歌声,就连上帝也在苍穹之中露出了微笑

Because only chastened bitterness, can get the best things.

因为唯有历经磨难苦楚,方能得到最美好的事物。

——借异国传说,开启自我的审美反思之旅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I think , therefore I am),人是通过自身的官能统合而存在的,我们能怀疑一切,但是不能怀疑正在怀疑的自己。人通过“根境识”三者的和合作用而与世界的敏感蓓蕾产生互动。根,是指我们的感官功能;境,是指外在的世界;识,是根与境的关联起来的认识活动。三者的统合,就是我们独特而完美的审美体验过程。《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人皆有七窍,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凿着自己的七窍。 即《般若波罗蜜心经》”……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中的“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我们存在于外在世界“境”中的“根”,我们生命的过程,在似水的年华中,在时间的切片上,在那点滴的刹那,根与境互动着,源源不断地产生着“识”,这就是我们真实和鲜活的审美经验。

我是存在的自我,我是感觉着的自我,我是审美着的自我……面对镜子中的自己,用心灵为指引,以笔为桥梁,在宣纸上刻画出我看到的自己和我理解的自己,在描摹自我的过程中,仔细地端详着完整的自己,时而专注,时而迷思,时而惊恐,时而茫然……在细微的一笔一画中,思考着每一身体部分的存在和意义,思考着它们的生命,思考着我与它们的关系。

不论是东方美学的神似,还是西方美学的形似,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我对于自己的认知。巴特倡导“作者已死”,文本属于读者,可是我们不可否认,文本的第一读者是作者。作者在创作文本的时候,“以我手写我心”,总是会投注个人的情感经历和个人阅历。那么在绘画自我的时候,我到底是怎样认识各个局部的自己和完整的自己的呢?

一、 心灵的窗口——眼睛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双清澈无邪的眼睛,心灵一定是纯净透明的,一双流泪伤痛的眼睛,心灵一定是痛苦悲伤的;一双迷茫的犹疑不定的眼睛,心灵一定是茫然无助,没有方向的。世界上找不到一双完全相同的眼睛,同样,世界上也找不到一颗完全相同的心灵。奥尔珂德的《小妇人》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风霜而愈益敦厚”。眼睛与心灵永远都是那么的相依相成,透过眼睛,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全部世界。常常会听长辈或者老师讲到:智人的眼睛是丰厚而深邃的。之后常常在观看世界各界名人的自画像或照片时,都会去观察眼睛。会发现,哲人的眼睛深邃而充满无限内涵,曾经看到过海德格尔的肖像画,那双眼睛,深刻得令我无法直视下去;梵高的眼神,复杂中带着躁动和不安,时而看起来空洞,迷茫和无神;宗教雕刻中的眼睛,充满着仁慈、包容、静谧、洞穿一切的光辉,而且,某些佛像的眼神是180度的,站在雕像前面的任何一个角度,都会发现佛祖的眼神在注视着我们……

眼睛是着重于“色”的感官器官,是关于形状、色彩的敏感物,而且是主动性的感知能力。眼睛缘于色,而有眼识,就是视觉运动。关于“看”的感官功能,有:凝视、注视、视而不见或目空、洞悉一切的直视等等。因此,在观察眼睛中最重要的是“眼神”的内涵和力量。对于生活,我们的眼光是否足够深刻?对于身边的存在,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认知?某些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眼神太过于游离,对于人生、对于世界、对于自我的认知很朦胧,太过于在乎浮躁的尘世纷扰,在乎别人对于我的评价,在乎自我的点点滴滴的得失,在乎所处的环境和位置……我的眼睛不够透彻,不够深邃,被许多的烟雾给迷惑着,但是,内心又渴望着看透人生、透视世界。内心极度地渴望接近真理,接近伟人,希望走向理性的殿堂,可是,却总被自由意志给打败……如何能够拥有一颗澄澈而明净的心?可能,答案在于:老子的“和光同尘”,时时保持自我的敏锐神经,与大自然的亘古生命时时共鸣。

二、 倾听的桥梁——耳朵

耳是关于“声”的感觉器官,诸如:声、响、音、调、乐、歌、曲……是属于被动性、时间轴线性的,区别于“色”的空间性。为什么贝多芬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却能弹奏出世界绝美的乐章?世间存在一种哲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听力的功能被上帝收回,但是,我们可以因此更加专注于内心,专注于自己,或许,听见过多的流言和蜚语对于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关闭自己的耳朵,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潜心修养自身的性情,何尝不是人生的另一种智慧。

关于世间的声音,我们大多流连于师长、朋友、爱人的赞美,沉醉于莺歌燕舞的喧嚣之中,殊不知,人间尚存在无数的珍宝。贝多芬、肖邦、莫札特……我们有多久没有和他们问候了?唧唧鸟鸣、丝丝春雨、山间蛐蛐、咆哮的大海……久违了,大自然的生灵?

生活中,很想去接近大自然的天籁,接近大师的生命之曲,体会嵇康《广陵散》的最后悲鸣,抓住任何机会去感受高雅音乐,去走进大自然,去反思一切是与非……正如尼采所言,某些时候,需要充耳不闻的智慧;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倾听自我,倾听大师,倾听自然的智慧。

三、 敏感的界限——鼻子和舌头

鼻子和舌头是关于“香”和“味”的感觉器官,具有亲昵私密的属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女人用香水增加个人的独特性,男人用香水增加个人的魅力……其实,我们的鼻子,天生是爱闻自然的花香,爱闻雨后的春泥香,爱闻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气息……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闻清晨的花香,喜欢闻傍晚清风中夹带的青草味,喜欢人与人真诚的问候……其实,人与人之间,就是两个鼻子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是用自己的嗅觉在进行交往和对谈,只是,每个人的嗅觉距离大小不一。我是一个偏感性的人,对于外面的世界,我会带着敏感的嗅觉神经进行社交活动,不喜欢太多的接触,不喜欢过多的了解,在我与他人之间,会保持很大的心理距离,以让心灵不被过多的干扰。可是,却给我带来了太多的难相处,太多的不理解……这样的烦恼,是否是自有应得?为什么嗅觉不能变得迟钝点?胡涂点?麻木点?

许多人,说话的时候舌头会打结;而有的人,天生是大舌头;偏偏又有许多人,喜爱唇枪舌战……有人说,“笔是思想的舌头”,我更认为,舌头犹如一支会思想的笔。太多人的人生悲喜剧,都是在舌头的笔上一出接着一出演绎着。关于我自己,不善言谈,紧张的时候,说话会打结,害怕与他人吵架,很少与他人有争端。但是,有的时候,在为自己争辩的时候,舌头真的很木讷,很不给劲。只会在心里悄悄地与自己对话……今后的人生百味,应该给自己的舌头更多的锻炼。

四、 你我的距离——身体

身体是关于“触”的感觉器官,有接触、碰触之类的含义,主要是诉诸于动觉,包括:皮毛、毛膜、姿势、头发等等。身体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人与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那是我们心理的界限和自我保护的本能意识。不愿让人走得太近,要保持自我的个人空间,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气场所包围的圈中,不能让人跨越进来,因为那会让人不安;又不能离得太远,因为那会太过孤立自己……我们就是生活在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权衡之中。

常言道:满腹诗书气自华。举手投足之间最能显现一个人的气质。很多时候,由于内心的不够自信,我会表现得很局促、拘谨、很不自然,其实都是不自信,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放不开自己,展现不好自己,总是会遗憾和自责。其实,根源在于内心不够丰厚,不够饱满,以致气场无法形成。

身体的美学,在于怎样超越,如何舍弃。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眼光过多地流于表面,注重眼睛的享受,对于身体有太多的苛求。但是,其实,身体乃是灵魂借住的躯壳,如何超越身体去冥想当下的无,去反观心灵是值得每个人深思和警醒。

五、 看不见,摸不着——意识

前面的“眼、耳、鼻、舌、身”对于世界的感知,是直接的,敏感的,隐藏着无限潜能的。如印度瑜伽行中,主张将身体的极限发挥到极致,调控自己的呼吸“数息定”,达到身心灵的合一境界。然而,意识却是无形的,最难把握的。我们最先对世界产生感触,然后产生迷惑的感觉,最后才能进行清醒的心灵反思。

生活中的美学,就是在于我们一刻一瞬间感动和发现。参加《梦中的橄榄树—纪念三毛二十周年特展》,重温那灿烂而独特的生命之花,或羡慕、或惊叹、或惋惜……邂逅莫迪尼亚尼年轻而传奇的生命,解析那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钦佩勇敢的珍妮……享受东海岸宛如歌剧般美丽动人的大海,冥想生命最纯粹的感动,感受时间的瞬间停驻……感谢课堂中博学多才的老师将人间智慧娓娓道来,回味那茅塞顿开的灵光一闪……欣赏清晨园丁脸上被早晨第一缕阳光照耀的汗珠……我离康德、黑格尔、马格斯的理智相去甚远;与尼采、叔本华、齐克果的意志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我更欣赏维柯那不争的“诗性智慧”。用心去感知外在的世界,时时保持着敏感的神经官能,相信“人创造人的世界”,“自己创造自我的人生”。

反思下来,我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小沙弥,心里颇不宁静,对外面的世界时时充满好奇和幻想,既想从门缝中偷偷地窥看究竟,但是内心又害怕师父的责骂。在这个世界上,美学就是我们的师父,教会我们看清世界,看清自己。它教会给我们的是折中的智慧——“主客统合、能所一致、情境交融”。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需同时具备尼采所提出的“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慢慢走过人生的“寻牛、见踪、见牛、得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入坐垂手”各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