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征文

点击次数:

2012年图书馆读书征文三等奖:《情不情》

2012年06月20日

获奖评语:本是读胡兰成的文字,无意中却读懂了张爱玲。贾宝玉“情不情”是太有情直到无情的地步,而张爱玲是太无情到有情的地步,也是“情不情”。

情不情

---读《民国女子》

侯艺喧(文学院2008级汉语言文学1班 )

这几天看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看他在最开始讲家乡的风俗,然后讲家里温良贤淑的发妻。也觉得是好文字,有旧式学者虽嫌矜贵拘谨却终是文雅书卷的气息。我喜欢很多半旧式作家的文字,腐朽之气也确实浓厚,但是终究能在这些气息下看到一种厚重和雅致,像是在图书馆翻到一本书,太久不见天日,因为少了人气和阳光,乍一拿到就先有腐朽之气扑面而来。但是拍一拍,慢慢的翻开来,也能发现真正让人动心的故事和句子。于是一直慢慢的翻下去。直到看到他写《民国女子》这一篇,忽然觉得眼前一亮,然后想,这才是真正的好文字。让人忍不住想快些读下去,但是又忍不住一步一回头,看看前面刚经过的那一处风景。所以看了又看,这篇讲张爱玲的文章倒比张爱玲自己写的文章更让我多了几分兴致。

张爱玲的文字我也看过一些,故事是好故事,文笔自然更是好文笔。人物衣饰明晰,对话也是精巧犀利,每一张面孔都是表情鲜明,只是每一个故事都太冷了,给我的感觉是压抑而嘈杂,让人读着胸闷。于是一直不是特别喜欢。但是在这篇《今生今世》里的张爱玲却是我喜欢的。看她看事物世情这样清澈见底,解释词句这样一语中的,实在是让人心生欢喜。她说没有表达不出的情思,什么感觉放在心里过一过,总是能想到词语来表达。这话也真是大口气,但是看到她解释某一种感觉或者某一个词语所用的字句,倒觉得这话还谦虚了。我最喜欢的是她解释‘行走时香风细细,坐下时淹然百媚’中的‘淹然’一词。说是‘有人虽遇见怎样的好东西亦滴水不入,有人却像丝绵蘸着了胭脂,即刻渗开的一场糊涂。’,这一段实在是让我觉得惊艳,然后方信‘口齿噙香’竟所言不虚,原来文字真的是有香味和颜色的东西,让人五官一起沉沦。然后看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鲜活而直中靶心,比如胡兰成说她穿桃红色好看,她便能第一时间说古人讲桃红是有香味的颜色。比如有人说苏青的美太俗,她便能想到苏青的美是喜事人家新蒸的雪白馒头,上面点有胭脂。让人震惊的剔透聪慧,让人不得不承认这世间果然是有天才一说的。然后就会觉得自己语言的艰涩匮乏。我觉得张爱玲的才气实在是有些咄咄逼人的,让人自己惭愧羞涩。但是胡兰成居然能写出关于她的好文字,实在是让我觉得难得。大概恋爱中的张爱玲也是淹然百媚,于是胡兰成便也晕染上了胭脂色,文笔都有了淡淡的清香。于是能写出‘我与爱玲是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的句子。

可是这些再好也是张爱玲日常的话语,虽然这些话语让我觉得比她的文字还要更有趣,实在是应该有个古代史官一类的人物出现,每天只是跟着她,把她的每一句话录下来,最后集中出一本《张爱玲语录》什么的,但是如果只到这里,胡兰成也就不见得特别。让我觉得胡兰成在张爱玲身边真正特别的,是在他眼中,我们可能都没有设想过的那一个张爱玲。这一个张爱玲,是我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所以我引用胡兰成的原句。

在胡兰成的笔下,‘她从来不悲天悯人,不同情谁,慈悲布施她全无,她的世界里是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一个委屈的。她非常自私,临事心狠手辣。她的自私是一个人在佳节良辰上了大场面,自己的存在分外分明。她的心狠手辣是因她一点委屈受不得。她却又非常顺从,顺从在她是心甘情愿的喜悦。且她对世人有不胜其多的抱歉,时时觉得做错了似的,后悔不迭,她的悔是如同对着大地春阳,燕子的软语商量不定。’

‘哪吒一怒,刳肉还母,剔骨还父,后来是观世音菩萨用荷叶与藕做成他的肢体。张爱玲便亦是这样的莲花身’

‘爱玲可以与金瓶梅里的潘金莲李瓶儿也知心,但是绝不同情她们,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薛宝钗凤姐晴雯袭人,乃至赵姨娘等亦知心,但是绝不想要拿她们中的谁来比自己。她对书中的或现时的男人亦如此’

‘她完全是理性的,理性到得如同数学,它就只是这样的,不着理论逻辑,她的惊绝四海,便象数学的理直,而她的艳亦象数学的无限。’

‘张爱玲是使人初看她诸般不顺眼,她决不迎合你,你要迎合她更休想’

‘她是陌上游春赏花,亦不落情缘的一个人。’

这是一个太独特的女子,世间法则对她是虚的,却有自己的一套规则,然后不觉得自己这个样子是独特的。理直气壮的让周围的人都羞愧自己的大惊小怪。张爱玲是天生天养的一朵花,不需要这世间的浇灌,于是也不想开给谁看,自娱自乐就够了。这让我想起范军老师曾很欣赏的一首短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记得当时老师讲时,我还觉得这花实在是寂寞,而且有几分孤高自赏,实际上还是渴望人世关注的。但看张爱玲的故事,倒是忍不住想笑自己太‘将心比心’,自作多情。原来那一树花或许真的就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同,因为在她眼中本来就没有其它事物,即便有,也与自己的心丝毫无涉罢了。

胡兰成又说,张爱玲不信权威,平等看待一切人,无论你是王侯还是贫民,一概一视同仁。并且不觉得这是自己的特别,反而觉得一切本该如此。其实这些初读诧异,再一想,如果张爱玲真是他前面描绘的那个女子,那么后面这些倒是很容易料想到了,因为她是真正的赤子之心,倒不是看一切都向善,而是一切都从本心出发,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遮掩,不逃避,因为在她看来,一切本没有对错,又何须遮掩逃避呢。

就像很多人不喜欢胡兰成,然后惊讶张爱玲这样的奇女子怎么会看上他。其实在这本《今生今世》翻下来的时候我也很诧异,别的不说,看着他与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纠缠不休,然后还很理直气壮的说我觉得就该是这样的,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你们应该和谐共处,我就很头晕。但是张爱玲只是喜欢,只是期盼,只是难过,然后只是分手,不觉得自己与其它女子相比更委屈。想来原因也不过是她只是把自己和对方都当平凡人看,不觉得自己是仙子,也不觉得对方该是圣人,只是平常人家的男女罢了。所以遇见这些,也都是日常事了。

看到这里我忽然有个奇怪的联想。那就是张爱玲与贾宝玉。乍一想来可能八竿子打不着,但是细想,其实两人是真的很像。两人做事都与世人不符,然后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世人坚信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宝玉看世间一切都是有情的,无论这个东西与自己有无关系。张爱玲是看什么都不落情缘的,也无论这个东西与自己有无关系。所以两个人虽是相反方向的两个极端,细想起来却属于殊途同归了。于是我讲给朋友听,她说:那就是说,其实在他们的眼睛中,世界万物才是真正平等的。不论亲疏贵贱,都爱或者都不爱。深以为然。

然后想到曾经看刘心武考证的《红楼梦》,说曹雪芹曾给宝玉下的批语是‘情不情’,是情的最高境界。我想这情不情就是太有情直到无情的地步,而张爱玲是太无情到有情的地步,也是‘情不情’了吧。